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讓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http://www.tjkfk.com2021-01-12 11:29:18 來源:全民健康網
近日,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倡議將10月16日設立為“粉紅綻放日”,希望打造一個開放性的乳腺癌防治宣傳和倡導平臺,特別呼吁社會各界,響應并支持重建的倡導,提升公眾對重建的認知水平,并營造積極健康、多元的社會輿論空間。
失乳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2019年國家癌癥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女性乳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30.4萬例,隨著近年來乳腺癌臨床診療規范化程度不斷提升,我國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達到了83.2%,乳腺癌已步入慢病管理的行列。

天津市腫瘤醫院再造科主任尹健教授表示,當前,乳腺癌術后患者回歸正常生活變得尤為重要。一份由110家醫院參與的調研顯示,我國重建率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僅達10%左右,與發達國家的40%以上有著顯著差距。“高發病率與極低的重建率導致女性患者在根治術后生活在失乳的陰影之下,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
強生醫療心血管及專業解決方案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曦博士表示,很多患者在接受乳腺全切術時,完全不了解有重建這一選擇,錯失了最佳重建時機。“許多患者在術后多年仍會對不完整的抱憾,甚至因此無法回歸正常生活。重建是一種成熟、在國際上經過大量臨床驗證的科學解決方案。”
重建認知亟待提高
2018年2月,“中國女性乳腺癌病人重建意愿的多中心調查”顯示,35.1%的被訪者有重建意愿。
“目前我國醫患雙方對于重建安全性的認知仍不足。”尹健教授建議,考慮到重建手術的技術起點高、難度大,人才培養周期長等因素,應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我們還應提倡多學科綜合治療協作組醫療模式。“
尹健教授表示,重建不僅能夠幫助不能保乳的患者重獲,恢復形體完整,從長期看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2017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大會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術后心理狀態好的患者,其生存預后要好于心理狀態差的患者。國際上大量的臨床經驗證明,乳腺癌術后重建在腫瘤治療方面的安全性較好,重建不影響術后輔助治療,不影響疾病轉歸,不影響復發的檢出。
據了解,以“粉紅綻放日”為起點,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還將在全國范圍內展開科普教育系列活動,包括將陸續開展的廣州、上海、西安、重慶等多地的公眾教育,以及臨床醫生繼續教育等項目。
來源于健康時報網